本帖最后由 火绒安全实验室 于 2023-12-02 17:39 编辑
近期,火绒威胁情报系统监测到一种针对Linux系统的后门型病毒,经排查分析后,确定其与HelloBot家族有关。HelloBot是一个针对Linux系统的恶意软件家族,执行远程控制受害者计算机等恶意活动,因其配置测试中输出“hello world”而得名。 该病毒自2019年被披露后,被多个犯罪团伙和APT组织使用,对用户构成较大的威胁。目前,火绒安全产品可对上述病毒进行拦截查杀,请企业用户及时更新病毒库以进行防御。 该病毒被激活后,会释放“worker”文件并为其进行配置,后者在受害者电脑上执行关键操作。不同的配置会导致不同的恶意行为,包括进程伪装、备份文件、防火墙设置和远程控制等。该病毒执行流程,如下图所示: 
一、样本分析 该类病毒是一个由配置主导的成熟复杂的后门程序,不同的配置有不同的执行结果,这里仅以当前样本配置的执行过程进行阐述: 在观察中发现样本有四个启动参数: --builder、--test、--shell、--dump。 --builder需要传入指定的配置和要更新的样本文件名 filename,用于重新构建服务。 --test 只是简单地测试样本执行输出。 --shell开启一个 shell 进行连接,需要输入密码进行 md5 校验,md5 解出来的值为 "tk_shell"。 --dump后接要导出配置的样本名,用于显示当前样本的配置信息 前期操作:通用执行部分 由于样本执行阶段主要分为“释放器”和“工作者”两个部分,两者执行流程因配置修改而异,但在根据配置进行“分流”之前,有着共同的初始化部分,梳理如下: 1:重置 shell 相关历史记录。 2:校验输入参数,并进行相应处理。如果没有输入参数,就进行后续处理。 
4:忽略所有信号并重新注册 SIGCHLD 信号。(重置 mgr_pid 和 monitor_pid 为 -1) 
5:根据配置将自身进程替换成虚假进程名。 
释放器分析: 启动程序运行前会先查看一下系统环境,主要检查 /tmp 目录是否存在,tmp_start_dir配置对应的/var/tmp 是否存在等,为后续副本投放执行作铺垫:(auto_start 也会先设置为 0) 样本会遍历运行中的进程获取要伪装的文件(这里只开启了 firefox),然后将重命名的副本释放到 /var/tmp/ (tmp_start_dir)目录下并设置好对应的执行权限: 

随后释放器会设置is_worker 为 1 用于更新副本 firefox 的配置,is_worker标志表示该样本将要用于正式执行阶段: 
最后,释放器通过 fork分支执行"/bin/sh -c /var/tmp/firefox" 并将其设置成后台进程。释放器结束任务,剩下操作移交到 firefox 代表的 worker 中: 
工作者执行: 由于该样本属于后门程序的设定,所以后续操作围绕着“上线”展开。且由于 is_worker 值的设置,该样本在执行时跳过了前面释放器提到的流程。 工作者先是删除文件自身,以内存加载的方式执行: 
配置中 lock_file对应的文件起一个类似“互斥体”的作用,通过判断该文件占用情况来确定 worker 是否重复执行: 
fork 的进程: 样本后续通过 fork 分支了多个子进程,子进程之间互相关联且涉及到配置中的 mgr_pid 和 monitor_pid 进程,梳理如下: 子进程1:监控全局 最先分支出来的子进程 1 被设立成脱离终端的独立进程,用于后台运行: 接着 fork 出子进程 2,并设其为 mgr_pid 值,用于管理“上线”的操作。并接着在start_monitor_child 函数中开启子进程 3,用于执行监控操作。在开启子进程 2、3 之后,子进程 1 进入到监听消息的循环当中,通过指定的消息执行不同的操作。 
监听的特定消息应由“上线”后以发出,包括 restart、update、uninstall 3 种管理方式。其中这三种操作的对象都指向进程3 在 install_path 和 install_path_bak 中存放的最新配置的“启动器”: 
子进程3:配置更新 在 start_monitor_child 中开启的子进程 3 负责监控操作,其获取配置中的mon_interval (10 秒)值作为监控周期,循环执行: 对于配置中设置了的 "cmd%d" 命令,则会在该进程中遍历执行: 
该进程最关键的还是对于配置的更新,根据配置中的 install_path 和 install_path_bak 值,把自身复制到对应的目录下并设置is_worker 为空(相当于启动器),目的是在“上线”后根据交互时刻更新命令配置。 
子进程2:维持通信 子进程 2 负责“上线”操作,在通信之前会校验防火墙配置,如果设置了值,则执行 "iptables -F" 清除防火墙规则: 随后在循环中遍历配置中的 host%d,获取 C2 域名进行连接:(拽写本文时,C2 已失效) 
在连接前,获取 DNS 解析的 IP 地址进行连接,构造特定的报文发送来获取特定的返回数据: 

连接成功后根据配置中的 protocol 来选择要使用的通信协议进行管理: 
关于 SIGCHLD 信号: 在前期对信号的处理操作中注册的 SIGCHLD 信号处理函数是对“工作者”的进程 2、3 进行处理的。因为当第一个子进程终结后,SIGCHLD 的处理函数还要等待第二个子进程终结才能进入条件。在该条件句中,执行的操作是重置 mgr_pid 和 monitor_pid 的值。 关于壳与配置: 样本是用常规 upx 壳压缩的,并没有什么修改。但是对于配置部分,程序采取的是将加密后的配置附加在文件末尾,这就导致了自动脱壳失败: 
二、附录: HASH: C&C 
若转载请注明火绒安全实验室和大神论坛
|